- 最高法院批复:小贷等七类机构不适用LPR利率4倍上限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
- 政策研究 | 陈雨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
- 重磅!民间借贷利率上限重定!以1年期LPR的4倍为标准
- 独家!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 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
-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
- 央行定向降准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易纲行长谈人民币汇率
- 人民银行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
- 易纲行长“长安论坛”摘录
- 温州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14条
- 易纲:“三支箭”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央行降准 温州释放25亿资金扶小微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释放7500亿元增量资金
- 多角度精准发力护航小微融资
-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7000亿元 重点推进“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 央行: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稳定 经济金融运行平稳
- “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 5月份资金面压力趋缓 货币政策不改稳健中性
- 央行降准释放资金4000亿将全部用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低成本资金来源
- 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具体阐述金融业对外开放时间表 六项措施数月内落实 五项措施年底前推出
- 经济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形成双向波动新局面
- 改革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金融改革动力不减
- 央行发布|2017 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 【研究速递?IBLI月报】金融去杠杆趋势不变 贷款平均利率小幅上行——5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研究速递?IBLI月报】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偏紧 市场利率难现大幅上行——4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 “温州指数”与江西吉安建立协作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 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 温州金改特色试点项目授牌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央行推出大额存单 个人认购最低30万
- 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 下调0.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 定向降准“扩容”我省23家银行获批
-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金融改革应该用数字“说话”
- 金改助推温州经济渐出低谷
- 国务院再推十条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
- 金改托举起温州经济
- 司法护航,让温州金改健步前行
- 央行降息
- 央行新工具两个月投放7695亿 降息预期升温
2020年一季度是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承压期。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金融逆周期调控力度大幅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一季度,各项贷款增加7.1万亿元,是季度最高水平。在信贷供给总量增长明显的同时,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增强。
一、抗疫和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得到有力贷款支持
一是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增速大幅上升。3月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贷款余额6171亿元,增速为17.1%,比上年同期高7.2个百分点,信贷全力支持社会抗疫。一季度,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贷款新增624亿元,同比多增286亿元。
二是批发零售业贷款增速上升较快。3月末,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9.52万亿元,增速8.4%,比上年同期高5.8个百分点。一季度,批发零售业贷款新增4418亿元,同比多增2742亿元。
三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较快增长。3月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一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新增6289亿元,同比多增579亿元。
二、较多中长期贷款流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等领域
一是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是2011年4月以来新高,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较快增长。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是2011年4月以来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402亿元,同比增长39.2%。一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695亿元,同比多增956亿元。
二是基础设施贷款供给明显增加。3月末,基础设施业(见注释)中长期贷款余额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一季度,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新增9749亿元,同比多增1312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有所回升,主要是由于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增长12.9%,比上月末高0.9个百分点,明显回升。
三是服务业(不含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增速上升。3月末,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4万亿元,同比多增3063亿元。其中,3月当月新增4781亿元,同比多增2115亿元。
三、小微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恢复了向上增长的趋势,预计小微企业受益将持续加大
一是普惠小微贷款恢复向上增长的趋势。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3.6%,不仅扭转了1、2月份增速环比下降的状况,而且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达7.7%,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占15.4%,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占比显著提高。
二是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覆盖面扩大,增长出现大幅反弹。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787万户,同比增长22.2%;一季度增加89万户,其中,3月份增加71万户,比1-2月份的18万户增加明显,出现了大幅反弹式的恢复性增长。分结构看,一季度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增加21万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增加68万户。
人民银行将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政策措施,继续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预计小微贷款的规模和覆盖面将持续较快增长。
注:基础设施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