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院批复:小贷等七类机构不适用LPR利率4倍上限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
- 政策研究 | 陈雨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
- 重磅!民间借贷利率上限重定!以1年期LPR的4倍为标准
- 独家!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 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
-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
- 央行定向降准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易纲行长谈人民币汇率
- 人民银行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
- 易纲行长“长安论坛”摘录
- 温州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14条
- 易纲:“三支箭”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央行降准 温州释放25亿资金扶小微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释放7500亿元增量资金
- 多角度精准发力护航小微融资
-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7000亿元 重点推进“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 央行: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稳定 经济金融运行平稳
- “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 5月份资金面压力趋缓 货币政策不改稳健中性
- 央行降准释放资金4000亿将全部用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低成本资金来源
- 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具体阐述金融业对外开放时间表 六项措施数月内落实 五项措施年底前推出
- 经济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形成双向波动新局面
- 改革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金融改革动力不减
- 央行发布|2017 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 【研究速递?IBLI月报】金融去杠杆趋势不变 贷款平均利率小幅上行——5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研究速递?IBLI月报】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偏紧 市场利率难现大幅上行——4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 “温州指数”与江西吉安建立协作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 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 温州金改特色试点项目授牌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央行推出大额存单 个人认购最低30万
- 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 下调0.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 定向降准“扩容”我省23家银行获批
-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金融改革应该用数字“说话”
- 金改助推温州经济渐出低谷
- 国务院再推十条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
- 金改托举起温州经济
- 司法护航,让温州金改健步前行
- 央行降息
- 央行新工具两个月投放7695亿 降息预期升温
央行首创MLF 两个月投放7695亿
11月6日,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证实9月和10月,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三季度,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略显宽裕,但银行的预期不仅仅在于实际的货币投放规模,而在于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因此各家银行在流动性上留有较大余地,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导致在某些时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反而出现紧张。因此,此次MLF的实施可能对市场利率不会起到太大作用,银行的风险偏好没有改变。
9、10月两次使用“MLF”
今年9月,诸多媒体报道称,央行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5000亿左右的SLF(常备借贷便利),此消息一直未得到央行和商业银行的正面回应。
10月,市场再次传言央行向股份制银行实施了一次3000亿左右的SLF操作,随后中金公司称此次操作并非SLF,而是央行新创设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同样央行也并未回应。
《报告》表示,根据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情况,第三季度人民银行未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保持为0.
而此次《报告》终于澄清了上述两次传言。今年9月,央行创设了(Medium-term LendingFacility,MLF).9月和10月,央行通过MLF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央行称,总体看,在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MLF起到了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
杜征征认为,基础货币投放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传导一般有2~3个月的滞后性,资金是留存在金融市场体系内还是投放到了实体经济,需要观察,由于对未来经济下行的预期,很可能造成银行惜贷或提高风险溢价,两种情形下实体企业能获得的融资都不会大幅增多。总体来看MLF会有一定效果,但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尽管央行称,第三季度进一步调整了与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相关的政策参数,并适当加大了对支小支农贷款较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调整力度,但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分析认为,“分企业规模看,PMI数据显示定向宽松措施对于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成效不大”。
降息预期再度升温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贯彻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虽然央行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依然态度谨慎,但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再次加重了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
常健表示,10月国家统计局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意外从9月的51.1回落至50.8,证实了内需疲软、增长势头羸弱的局势。预测中国央行还将两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一次在2014年第四季度,另一次在2015年第一季度。10月官方PMI数据走低、内需持续疲软以及通缩风险的不断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近五年新低等因素加大了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