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院批复:小贷等七类机构不适用LPR利率4倍上限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
- 政策研究 | 陈雨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
- 重磅!民间借贷利率上限重定!以1年期LPR的4倍为标准
- 独家!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 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
-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
- 央行定向降准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易纲行长谈人民币汇率
- 人民银行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
- 易纲行长“长安论坛”摘录
- 温州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14条
- 易纲:“三支箭”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央行降准 温州释放25亿资金扶小微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释放7500亿元增量资金
- 多角度精准发力护航小微融资
-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7000亿元 重点推进“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 央行: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稳定 经济金融运行平稳
- “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 5月份资金面压力趋缓 货币政策不改稳健中性
- 央行降准释放资金4000亿将全部用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低成本资金来源
- 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具体阐述金融业对外开放时间表 六项措施数月内落实 五项措施年底前推出
- 经济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形成双向波动新局面
- 改革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金融改革动力不减
- 央行发布|2017 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 【研究速递?IBLI月报】金融去杠杆趋势不变 贷款平均利率小幅上行——5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研究速递?IBLI月报】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偏紧 市场利率难现大幅上行——4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 “温州指数”与江西吉安建立协作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 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 温州金改特色试点项目授牌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央行推出大额存单 个人认购最低30万
- 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 下调0.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 定向降准“扩容”我省23家银行获批
-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金融改革应该用数字“说话”
- 金改助推温州经济渐出低谷
- 国务院再推十条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
- 金改托举起温州经济
- 司法护航,让温州金改健步前行
- 央行降息
- 央行新工具两个月投放7695亿 降息预期升温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缪眎眎
20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波,让温州成为外界焦点;2014年,经过生生不息的改革自救后,温州再度备受瞩目。在这中间,为了探索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为了顺应经济形势变化,温州沿着法治轨道,遵循法治精神,探索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金改司法保障之路。
破产处置
简化审理程序助金改
从信泰集团的凤凰涅槃,到星球包装的腾笼换鸟,再到海鹤药业的再度展翅,如今在温州企业界,“破产”二字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词。
而就在三年前,温州却饱受借贷风波的阵痛,一时间,出走、停产、倒闭等成为高频词汇。为让受困企业摆脱窘境,让企业主打消“走为上策”的念头,全市法院正式打开大门受理破产案件,并将企业破产司法重整项目列为“一把手”工程。
全市法院开启“破”冰之旅,向企业发放破产知识宣传手册,院长做客电视台、走进网络直播间宣传破产保护理念,出台《关于试行简化破产案件审理程序的会议纪要》,组织帮扶法官深入风险企业调研,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推动各地建立破产审判资金……一项项政策的出炉,一个个举措的落地,让破产案件简化审理得以全面推进,破产企业有序退出常态机制正逐步建立。
去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301件,审结218件。在已审结的破产案件中,化解不良资产33.58亿元,盘活资产15.93亿元,激活土地面积约969.83亩。
温州中院副院长陈有为:下阶段中院将大力推进企业破产审判。面对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适时出台司法措施,为促进温州经济转型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民间融资
迈出阳光下的第一步
笼罩在温州民企身上的光环,总让温州人有种不言而喻的自豪感。然而,在滚雪球式的高利面前,一些温州人冲昏了头脑,他们没有意识到,从来收益与风险并存。2011年,当局部金融风波席卷而来时,温州第一个“躺枪”。
很快,今年3月1日,全市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应运而生,填补了民间融资立法的空白。为统一全市法院民间借贷案件裁判尺度,引导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紧接着,温州中院配套出台《关于贯彻实施〈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纪要》。它明确将“温州指数”作为确定合理民间借贷利率的自由裁量参考依据,依法确认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备案登记的行为效力和证据效力,同时,将备案与否作为罪与非罪的衡量上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除此之外,为依法遏制民间融资中的高利贷化和投机化倾向,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温州中院还在民间借贷利率审查中逐步建立“高息抵本”和“往息抵本”的司法审查尺度。民间融资套上法律的缰绳,在阳光下迈出了第一步。
市政协委员周德崇:对于金融余波尚未平息的温州,适时出台相关条例和司法保障意见,无疑就是为温州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很期待看到它的实效。
金融审判
为全国金改提供范本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后,温州中院第一时间出台司法保障意见30条,全市法院配套设立金融审判庭,率先启动保护金融债权专项活动。
不良贷款的走高,金融案件的增多,让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创新审判思路和执行举措成为当务之急。
在审判方面,温州中院参与起草完成《企业转贷展期应急处置工作规程(暂行)》,成为全省法院开展金融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的样本;鹿城法院在处置和保护中寻求平衡点,采取“活查封”的方式让濒危企业起死回生,并适时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预警经济“暗礁”。在执行方面,全市法院创新性地使用一对一查封系统、外地执行协作盘活不良贷款、以代偿方式执结金融纠纷,通过信用惩戒手段和限制高消费行为让“老赖”处处碰壁等执行举措,最大限度地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同时,还在全国首创金融监管与金融审判联席会议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金融债权抵押物和刑民交叉金融债权案件专项清理,集中处理一大批标的额高、影响面大的金融债权案件。
温州中院金融审判庭庭长高兴兵:法院在为温州金改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全国法院摸索相关经验提供模板。这段转型发展期是“必须经历的阵痛”,希望跨过它,温州经济真正实现蝶变,完成再一次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