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告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2022年1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告
- 【热点】降息,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 刚刚!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低
- 2021年1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告
- 降准之后,又迎利好!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 央行决定降准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金时早知道 | 国常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 优化存款利率自律 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常会:金融机构作出6方面减费措施
- LPR连续13个月“按兵不动”
- 2021年2月份温州指数运行情况
- 最高法院批复:小贷等七类机构不适用LPR利率4倍上限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
- 政策研究 | 陈雨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
- 重磅!民间借贷利率上限重定!以1年期LPR的4倍为标准
- 独家!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 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
-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
- 央行定向降准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易纲行长谈人民币汇率
- 人民银行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
- 易纲行长“长安论坛”摘录
- 温州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14条
- 易纲:“三支箭”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央行降准 温州释放25亿资金扶小微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释放7500亿元增量资金
- 多角度精准发力护航小微融资
-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7000亿元 重点推进“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 央行: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稳定 经济金融运行平稳
- “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 5月份资金面压力趋缓 货币政策不改稳健中性
- 央行降准释放资金4000亿将全部用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低成本资金来源
- 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具体阐述金融业对外开放时间表 六项措施数月内落实 五项措施年底前推出
- 经济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形成双向波动新局面
- 改革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金融改革动力不减
- 央行发布|2017 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 【研究速递?IBLI月报】金融去杠杆趋势不变 贷款平均利率小幅上行——5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研究速递?IBLI月报】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偏紧 市场利率难现大幅上行——4月交银银行间流动性指数(IBLI)月报
- 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 “温州指数”与江西吉安建立协作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 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 温州金改特色试点项目授牌
2018-04-18 李国辉 金融时报
央行宣布,4月25日起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1个百分点;同日这些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这些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
分析人士表示,本次降准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不含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相当于一次定向降准,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对冲流动性收紧。
结合4月16日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行和17日1年期MLF利率上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表示,央行降准印证了年初“价紧量松监管严”的整体判断,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主动性。通过价紧量松、松紧适度等操作实现对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成本的综合调控、对冲操作。
国泰君安分析师解运亮表示,此次降准利好中国经济企稳。一是MLF是一个中短期工具,而降准是长期工具,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按照央行要求,相关金融机构须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降准可增强银行贷款能力,有利于M2增速、信贷增速和社会融资增速止跌企稳,也有利于缓解市场对经济回落的担忧。
对于14天逆回购利率、MLF利率先后上调5个基点,市场并不感到意外。市场人士称,这都属于跟随美联储加息使用公开市场工具的滞后操作,是3月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一部分。3月22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随后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行5个基点至2.55%。
“这次进一步扩展到14天和1年期,覆盖的期限更长,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利率收益率曲线和斜率,可以引导市场合理定价;也符合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的讲话,操作利率逐渐向市场利率并轨,符合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另外,王有鑫表示,数量工具方面,同时采取降准措施置换MLF操作,可以在不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基础上,通过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避免操作利率上行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
央行表示,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降准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认为,此次降准的定向意味较浓,不应当理解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发生重大变化。解运亮表示,本次降准释放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MLF,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考虑到此次降准可为银行体系提供增量流动性4000亿元,仇高擎认为,这有利于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量,在强监管、回表内、去通道、“脱虚向实”的背景下,缓解社会融资增速下降的趋势,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静态测算即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约150亿元,动态来看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银行相应降低对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仇高擎说,这也有利于适当增加银行体系的长期稳定性资金,优化流动性结构,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总体稳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此次降准主要背景是在强监管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负增长、表外融资转表内、表内信贷需求压力加大、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加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同时,存款和M2增速下降,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存在一定流动性压力,限制了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此次降准基本覆盖主要存款类金融机构,但明确要求用降准资金置换未到期MLF,且要求多余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信贷,并在MPA中加强考核。因此,属于定向降准,定向支持小微企业。”鄂永健表示,MLF资金被置换成更低成本的超额准备金,银行负债成本有所降低,有利于增强负债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特别是增加长期稳定资金,再辅以MPA考核要求,预计会带动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投向小微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
鄂永健强调,此次降准仍可以看作是定向降准,资金用途有明确要求,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不变。防风险、去杠杆仍是金融工作的重点,未来可能还会有类似定向、结构性支持的政策举措推出。